相传释迦牟尼佛初次讲法,在鹿野苑对憍陈如等五个弟子讲的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不过,一些研究经律的人又讲,当年随侍他的这五个人,看到释迦抛弃了苦行,感到失望而离去。所以释迦牟尼最初对他们首先是讲了一番中道理论,把五人说服了,然后,才开始宣讲四圣谛,
四圣谛“苦集灭道”是小乘法的基本教义,依此法修行,可以证得阿罗汉果。这是从参悟苦相而起修的一种法门。
诗中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语无二三”。从苦谛来讲,凡是有为、有漏之法皆含有苦性。
就身心所缘境界的顺逆而言,总有三苦、八苦。就三苦而言,身心所缘逆境时,本来正受苦恼,苦恼中又生苦恼,恰似屋漏偏逢连阴雨,这叫“苦苦”。身心所缘顺境时,本来正在享受安乐,但安乐总会离散变坏,就像美味品尝多了也会腻味。这叫“坏苦”。身有生老病死,心有刹那变异,身心总不得安宁,即名“行苦”。
就八苦而言,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炽盛八苦。
此外,外有寒热饥渴等苦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无论如何划分,所有诸苦皆归于“苦谛”。
能够觉照到世间之苦,便是苦谛成就。这时,自然就会产生疑问:这些苦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受苦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集谛”,探寻众苦所集之因。
前面曾说“在劫难逃”,实际上汇集众苦的根本原因是以劫浊为基础的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则有劫浊,染浊知见,便生贪嗔痴等烦恼,正是这些烦恼使众生在生老病死的命运中沉浮轮回,饱受诸苦。
在苦谛、集谛的基础上,才会升起堪破生死轮回,证灭无明惑业之心,这就是“灭谛”。
有了灭谛的心念,自然就会寻求灭苦的方法而生起向道之心,这就是道谛。
具体说来,道谛常指小乘法中的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些都是小乘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通过这样的修行,就能灭苦,从而证得涅盘解脱。但这种涅磐解脱并不究竟。
关于四圣谛,《心经》中云“无苦集灭道”。也就是,在般若的空观智慧中,照见了四圣谛的空相。
从究竟意义上讲,四圣谛是真心自性中一念之所变现,虽然有法相,但自性本空。如果能觉悟到其自性空,则不修而修,自然成就灭苦之道,这就是般若智慧的妙处。
四圣谛本是小乘法,经由空观智慧,插上般若的翅膀之后,该法便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了大乘般若空观智慧的法门。由此也可见, 法门的高下,是由心决定的,不是法门的形式决定的。
版权所有:华严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