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治“三毒” 护生与养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弘一法师曾对世人说:“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放生与杀生之果报》)弘一大师所说的放生的四种效果中,竟有两种直接与养生有关,那就是延寿和愈病。但是,我们对弘一法师的话不能作狭隘的理解,不能据此认为,只要肯放生,就一定能养生,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延年益寿。假如这样来认识佛教养生观的话,显然将问题看得太简单了。佛教养生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诸多方面,关于养生的论述,也分散在各种经论、传记、灯录等佛教典籍之中,可以说,从中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来,殊非易事。然而,一切理论都有一个起点,佛教养生观的起点又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修心”,佛教所主张的一切养生方法,其实都是从养心开始的。
1、心中的烦恼从何而来?
在生活中,你大概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里头很容易产生烦恼,它们会搅得您心神不宁。即使过着物质优越的生活,你也会被烦恼弄得食不知味,睡不安枕。其实,各种职业、各种身份的人,都会面临不同的烦恼。我们姑且以三类人为例子。社会上流传着一种有趣的称呼,说现在的职业中最主要是所谓“红道”、“黄道”和“黑道”。红道指的是做官,黄道指的是经商,黑道指的是高学历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因为博士帽是黑色的,故戏称为“黑道”。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三类人各自面临怎样的烦恼。
做官,或者说做领导,是许多人都羡慕和向往的。尤其是那些尚未升迁的公务员,做领导对他们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你看,官员们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可以支配人力物力,平常可以对下属发号施令,还拥有常人所没有的种种待遇,外出总有人前呼后拥,好不风光!然而,领导拥有很大权力,自然也肩负着极大的责任,工作辛苦,战战兢兢。所受的牵制多,面临的人际关系复杂,虽然对下可以发号施令,对上级恐怕还得惟命是从,因此个人自由少,事事必须谨慎为之,面对财、色等诱惑,还得经得起考验,否则弄得不好会有降职甚至受处分的危险。所谓宦海风波,就是指此而言的。由此看来,做官虽然风光,烦恼却也不少。
那经商又如何呢?做老板,可以说是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人生理想,在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和做官比起来,经商的人何其自由啊!赚来的钱都入我腰包,可以由我支配,只要赢得财富,照样可以出有锃亮的汽车,住有豪华的别墅,让人刮目相看。可是商人也自有烦恼。须知,商场和宦海一样,历来风浪险恶。社会复杂,人心难测,加上目前国家的某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于是商场上瞒骗欺诈,屡见不鲜,充满了风险。无商不奸之说,虽然有些夸张,但也道出了今日商场上的部分实情。今天是拥有亿万资产的富豪,明天就有可能沦为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假如违法经商,还有可能家破人亡,成为阶下之囚。可见,经商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轻松,财富的获得,需要商人付出常人难以体验的艰辛。当你拥有巨额财富的时候,烦恼也会随之而来。据《南方周末》 2006年 7月 18日公布的一份对“中国顶级富豪精神世界”的问卷调查结果,很能说明富豪们的烦恼所在。问卷针对 33位富豪进行调查,他们的人均拥有资产 22。02亿元人民币。问卷涉及富豪对事业、财富、婚姻与家庭、人生和宗教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巨额财富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绝大多数富豪高度重视金钱给自己带来的‘社会地位’和‘成就感’;但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也承认金钱给自己带来的‘不安全感’和‘烦恼’,其中有 7人感到烦恼是最主要的。”由此可见,财富照样可以增加内心的烦恼,财富数量和幸福程度是不成正比的。最有趣的是,调查还披露,在回答“您信奉哪种宗教”这个问题时,33人中有 12人选择“佛教”,选择其他宗教的则没有;另有两人虽然不承认自己有宗教信仰,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又选择了“佛教”,这被理解为“不是佛教徒,但非常欣赏佛教思想,深受佛教思想影响,自认为是佛教思想的信奉者”。也就是说,33位富豪中有 14人不同程度地信奉或欣赏佛教。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现象,显然,佛教有助于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心中的烦恼。
再说“黑道”,即拥有高学历,从事科学研究者,虽说近年来,这类人的经济条件很有极大改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之后,也尝到名利双收的滋味,但是,科研人员日常面临的压力也不可小觑。这时因为,除了研究本身的难度之外,如今从事科研,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核、评估。这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烦恼和困扰。近年来,博士、博导心情压抑,患上忧郁症,甚至自杀的消息也时有耳闻。据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 No。3》指出,中国 70%识分子濒临“过劳死”,上海某科研机构日前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也显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 10年前的 58、59岁降到 53、54岁。专家认为,如果知识分子不注意健康的话,不久的将来,会有三分之二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五分之一将死于吸烟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劳动过度等。当然,导致这些尖端人才患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并不一定是工作的压力,还有个人的生活习惯等等。但由于长期处于科研一线,与社会相对隔膜,一旦遇上生活的困境、心里的压力,自我排解的能力较差,容易钻牛角尖。因此,拥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同样摆脱不了烦恼的困扰。
以上所举的三类人物,官员、富豪、高级知识分子,相对应该说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些成功人士,他们面临的烦恼恐怕丝毫不比普通老百姓来得少。那么心甘情愿地做一个普通人,不刻意追求成功,这样的人,是否就没有烦恼了呢?也不尽然。因为人们的处境各不相同,烦恼也就不同。比如说,有的人经济拮据,家境贫寒,整日为衣食发愁,这当然是一种烦恼。有些人经济上倒是没有后顾之忧,但夫妻关系不睦,得不到家庭温暖。即使是尚在学龄的小孩子,整天为功课、升学发愁,好不容易有个双休日、节假日,还要在家长的督促下参加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假如你去问问孩子们,他们肯定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向你倾倒呢!孩子的烦恼,一点儿都不比大人少。
人人都有烦恼,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烦恼所困扰。佛教认为,人要追求涅槃的理想境界,首先要驱除内心的烦恼。烦恼不除,人心就不得清净,当然领悟不了佛法的真谛,长此以往,对身心健康也会造成损害。因此,驱除烦恼,是养生的第一步骤,去烦恼,得清净,就是修心的目的,而养生也正要从这里开始。
显然,只有明白烦恼的根本来源,才能采取对治的方法。佛教认为,人的烦恼,无论是工作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来源于人内心的“三毒”:即贪、嗔、痴。印顺法师《成佛之道》一书第四章有这样一首偈颂:
烦恼贪嗔痴,不善之根本,痴如醉如迷,嗔重贪过深。
贪、嗔、痴是一切不善的根本,所以又叫“三不善根”。一切烦恼由此而生。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三毒对人身心造成的危害
。佛教所讲的贪,主要是指人被五种欲望所迷,不能自拔。这五种欲望分别是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前四种欲望很好解释,睡眠为人人必须,何以佛教将睡眠也列入五欲之中呢?其实,这里的睡眠欲,是说过度的不加节制的睡眠,而非是正常睡眠。儒家也反对过度睡眠,孔子的弟子宰我白天睡觉,孔子就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粉刷)也”(《论语·公冶长》),这话至今还常被引用。佛家更是将过度睡眠欲看作人情识昏昧、怠惰放纵的标志。假如沉迷于此五种欲望,久久不能自拔,就是贪了。
贪,往往是过度放纵欲望,去追求那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到头来未必就得到好的下场。《百喻经》里有个故事说,有个人口渴极了,想喝水,到了河边,却不去喝水了。大家觉得奇怪,便问他,你不是说想喝水吗?怎么到了河边,喝里流的不全都是水吗?你怎么一口也不喝呢?不料那人回答,这河里当然是水,但是河水太多了,我怎么喝得完呢?既然喝不完,我就索性一口也不喝了。经文里没有说这位傻瓜结果如何,大概最后渴死了吧。因为自己喝不完那水,就干脆不喝,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贪心的表现。须知,人喝水毕竟是有限的,你即使喝完了这条河的水,难道也能将普天之下所有的河水都喝尽吗?当然不可能。《庄子 ·逍遥游》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意思是小鸟在森林里筑巢,它筑的巢最多也不过建在一根树枝上,鼹鼠饮河水,也不过就是将自己的肚子吃饱而已。人的物质需求终究是有限的,假如妄想将整个森林,整条河流都占为己有,恐怕最后连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些也得不到吧。
贪毒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记得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美国的保险业发达,人们大多拥有意外伤害保险。有人穿马路的时候,不小心被汽车撞倒在地,幸好没有受伤,便一骨碌爬起身来。这时候,路人提醒他说,你这样起来,说明安然无恙,不是连丁点儿保险金都拿不到吗?被撞的人一想,倒也是,既然被撞了,就该骗一点儿保险金,这样岂不划算?于是煞有介事地重新躺倒在车轮之前。他正打着如意算盘,只听汽车猛然发动,顷刻间被碾死在轮下。原来,司机看到那人站起,以为他离开了,怎想到他又躺回车底去了呢?所以说,贪心不足
,往往会“偷鸡不着折把米”,给自己造成损害。而且,被贪欲吞噬的人,往往会置国家、集体利益于不顾,干出违法乱纪的种种罪恶勾当,这样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了。
在说“嗔”。嗔就是发怒的意思,在佛经里也常写作“瞋”。常见的说法还有嗔恚、嗔火。如果说,贪是对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所生出的欲念,那么嗔就是对自己不喜欢的、讨厌的东西所产生的情绪。《佛遗教经》说,如果有人来将你一节节肢解,你也要收摄散乱的心神,不要起嗔恨之心。你也应该注意言语,不要恶言伤人。如果放纵你的嗔恚之心,就会妨碍修道,失去功德。……如果一个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就如饮甘露那样,就称不上是入道的智者。因为嗔恚之害,可以破坏各种善法,败坏好的声名,今世和来世,人们不愿意看到。嗔心猛于烈火,,应当经常防护,不让它入侵。破坏功德的,没有比嗔恚更严重的了。假如不是佛门子弟,怒火中烧的时候无法自制,或许还可以谅解。修习佛法的人起嗔火,就好像清冷的云中突然霹雳大作,雷电交加,这实在不是出家人的样子。所谓“节节支解”当然是一个夸张的比喻,佛家甚至将嗔毒看的比贪毒还重,《佛说决定毗尼经》:“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恚。”盖由于贪心只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欲求,而嗔恚别是对别人的憎恨,施加在他人身上,危害更大。
《长阿含经》卷四说:“又有众生多于嗔恚,不舍身、口、意恶业,其人于后遇善知识,得闻法言,法法成就,离身恶行,口、意恶行,生欢喜心,恬然快乐。”这段话说到嗔恚的表现和克服后的心情。所谓身、口、意的恶业,指的是人由于嗔恨而去做的坏事、说的坏话、动的坏脑筋。等到人遇上能够教导人们学习佛法的“善知识”,闻知正法之后,才能摆脱嗔恚,远离恶行,才有欢喜、恬然、快乐的好心情。
对于嗔恨,儒家也是坚决反对的。《论语·学而》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假如别人不理解你,你也不生气,这样就算是一个君子了。可是,远离嗔火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一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了一首偈语:“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很是得意地差人带给长江对岸金山寺的佛印禅师看,等待对方的赞扬。不料禅师看罢,只在偈旁批了两个字:“放屁。”请人送回。东坡看后,大为恼火,自己的得意之作竟然遭人如此贬斥,再也按耐不住胸中的怒气,亲自坐船过江,找佛印理论。哪知到了金山寺,佛印根本不出来接待,只在自家房门上写了十个字:“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东坡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禅师觉得我修心尚未到家,还说什么“八风吹不动”,故意用放屁这个粗俗的字眼来试探和开导我呢!东坡天资聪颖,又博览儒、佛两家的典籍,还常受高僧点化。即便如此,他在批评或辱骂面前,还是没能做到岿然不动,而是怒火中烧,过江质问,可见人心头的那一点儿嗔火,还不是那么容易地能浇灭的呢!
再说“痴”。痴原本有多种含义,比如我们说痴情等等,未必都是坏的。晚明文人张岱在杳无人迹的大雪天,去西湖孤山的湖心亭看雪,正巧遇上那里已有两个人在看雪饮酒。船夫便对他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里的“痴”,“莫说相公痴,”则是指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而佛家所说的痴,则是指不明事理,颠倒妄想,尤其是不明白佛法的真谛。《百喻经》里有个“以犁打头破喻”,说的是一个傻瓜头上没长头发,别人用犁打他的头,立刻打破了几个地方,鲜血直流,这个傻瓜也不知道躲避。边上的人就问了:“你头也破了,怎么还不躲起来,而继续让他打呢?”那人回答说:“打我的人,只凭借力气,一点儿没有智慧。他见我头上光秃秃,还以为是石头呢,才用犁来打我,真傻啊!”大家听了都说,你自己才傻,让人家打破了头啊。由此可见,痴愚之人常常认识不到自己的痴愚,有些还满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只有他自己最聪明呢。
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痴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成唯识论》卷六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但烦恼还是一己之事,痴愚往往还会酿成大祸。据央视报道,中国制造第一颗氢弹之时,正值“文革”动乱,有人提出,在即将试验爆炸的氢弹上应该别上领袖像章,以示革命,旁人都不便反对,只好请示到周恩来总理那里,总理只说了一句话:“一切按照科学规律办!”确实啊,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也不应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在科学试验中,不尊重科学规律,不按照规律办事,就是“痴”。试想,万一听信了这种痴言,真的在氢弹上别像章,后果将不堪设想,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恐怕也难以估量。
贪、嗔、痴既然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困扰,我们就要想办法来驱除它们。而佛教在揭示“三毒”的同时,也设计了专门的对治之法。
2、对治“三毒”的方法
《增一阿含经》卷六说:
贪欲病者用不净治。嗔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痴病者用智慧治。
我们先来看看“不净”为什么可以治贪欲。众所周知,贪毒显现起于自己对某样东西的爱好。我们爱好它,无非觉得它好,它美,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比如说,我们喜欢吃山珍海味,因为它们的鲜味能刺激人的舌头上的味蕾,使我们产生快感;我们喜欢看美丽容貌的异性,因为这会给我们的心理上带来愉悦感,喜欢过度,就变成“贪欲”。要根治贪欲,首先要让我们从喜欢转换为不喜欢、厌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浇灭贪婪的欲念。佛教的“不净观”,就是专门使我们对原本喜欢的东西产生厌恶的情绪,由此不再贪恋。就拿肉体上的色欲来说,我们喜欢异性的肉体,可佛教的“不净观”认为,自身和他人的肉体都是不干净的,人体中充满着肮脏的脓血,人身上更有发、毛、涕、泪、汗、垢、痰、阴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不可否认,这些秽物的确存在,于是人体并不干净,所谓雪白的肌肤,发达的肌肉,以及种种诱人的体征,都不过是一些表象而已。人的容貌无论美丽还是丑陋,身体的不净是一样的,并无差别。假如人都是那样不干净,那还有什么可以值得贪恋的呢?理解了不净观,贪毒自消。
应当承认,佛教之所以会产生“不净观”,在一定程度上是想抑制人的生理欲望,因为出家佛教信徒有独身的规定,所以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过,在人的生理和物质欲望极度膨胀的当代,这种不净观也自有它积极的意义。比如说,有的人在男女关系上十分随便放荡,结果身染性病、艾滋病,后悔莫及。其实,这些通过主要性关系传播的疾病,恰恰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放纵自己的情欲、随便与异性发生关系是十分肮脏的,不干净的。这不是正印证了佛教的不净观吗?想到这一点,想到那些可怕的疾病,人的贪欲自然会有所收敛。
再看看慈心是如何对治嗔恚的。我们知道,“慈”就是给与一切众生以快乐,《瑜伽师地论》八十四卷云:“以慈心者,为欲令彼得乐义故。”慈心就是想要让别人得到快乐的心。要让人家快乐,当然不能用向他人随便泼洒怒气,也应该远离仇恨,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自然就不会有嗔恚了。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说,慈心会得到十一种果报,当然都是好报了:
一卧安,二觉安,三无恶梦,四天护,五人爱,六毒不侵,七兵不侵,八水不侵,九火不侵,十盗贼不侵,十一得生梵天。
由此可见,慈心的作用很大,远不止治疗嗔毒那么一种。根据佛教的论述来看,治疗嗔毒光靠慈心还不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委屈,你想给别人带来快乐,别人却给你带来委屈,不理解你,甚至仇恨你,在那时,你心中自然而然会升起一种嗔恨之情。当别人恨你的时候,你应当怎样驱除自己心头的嗔毒呢?还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去拼一个你死我活呢?
佛教教导我们,这时候应该“忍”。“忍辱”是通向涅槃的“八正道”之一,佛家将这“忍”字是看得很重的。在南传的《法句经》说:“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以怨止怨,就如同以暴易暴一样,非但不能解决问题,更会使自己内心的怨恨增加,矛盾激化;唯有以忍止怨,才能化解仇恨,平息矛盾。佛教对于在哪些情况下应当忍耐,如何忍耐,有着具体的说明。《优婆塞戒经》的《尸波罗密品》集中谈论了这个问题。经云:
菩萨若值他人打骂、轻贱、毁呰、恶口、骂詈,是时内心无加报想。菩萨虽作如是忍事,不为现在,但为后利。有善报之,恶则不反。
菩萨在遭受逼人打骂侮辱时,定会忍耐,因为忍辱之后将来会得善报。更为重要的是,该经接下来还指示了忍辱去嗔的具体方法。这段文字虽然较长,但对于驱除嗔毒很有意义,为便于说明,姑分段引录原文于下:
“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瞋?
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然彼骂者,即是风气。风亦二种: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瞋,云何于内而生瞋也?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瞋!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瞋!若我瞋者,我自作恶。何以故?因瞋恚故生三恶道。若我于彼三恶道中受苦恼者,则为自作自受苦报,是故说言一切善恶皆因我身。
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三者修于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瞋恚。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当知是人能修忍辱。若人软言,净身口业,和颜悦色,先意问讯,能观一切苦乐因缘,当知是人能修忍辱。若能修空三昧,观诸众生悉是无常,受苦等想;被骂辱时,能观骂者如狂如痴,稚小无智,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这段文字,全面论述了用忍辱驱除嗔恨的方法。首先,从佛教变化的观念出发,指出骂人的话第一个字一旦骂出口,即随生随灭,当后一字出现时,前一字早就消失了,因此,骂人的话就像风的声音一样,随风而过,根本不会停驻,因此挨骂者完全没必要嗔恨。从自己这一方来说,我本来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阴和合而成,假如我不受、不想、不行、不识,即让四阴不显现,对方当然就没什么可骂的了。我的色阴是由地水风火这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这种和合过程是一刻也不停的,因此,当别人骂我的时候,我正在和合过程之中,那个“我 ”的色身(肉身)还没有产生,没有固定,因此,“我”这个挨骂的对象根本不存在,我又为何要嗔恨呢?从社会上的情况看,挨骂无非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别人骂的是事实,我做了坏事,本该挨骂;另一种别人虚造,我无故挨骂。假如的确做了坏事,那挨骂就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好嗔恨的。假如我根本没做坏事,那么骂声又与我何干?而且,我由于挨骂而心生嗔恨,嗔恨正是我坠入“三恶道 ”(地狱、饿鬼、畜生)的原因,我如果嗔恚,就是自遭苦报,自作自受了。
有五种因缘可使我们做到忍辱的。一是别人恶言相加,我们不去报复;二是应该看到世事变化无常,不应执著于眼前的骂声;三是广行慈悲,帮助别人;四是心念不放纵,专心一念;五是不生嗔恨。能和颜悦色地对待别人,能将骂人者看作如痴如狂、幼小无知,从而不和他一般见识,这样的人,就是能够忍辱的了。
经文中将忍辱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说: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并提出“忍辱波罗密”之说,着实说明了佛家对“忍”字的重视和对嗔毒的憎恶。
对于三毒中“愚痴”,《增一阿含经》提出用“智慧”来对治,这是显而易见的。佛经中有许多故事说明讽刺愚人,崇尚智慧,为人们所熟悉。这里想强调的一点是,佛教所谓的愚痴人,不是指像牛、羊那样愚痴,而是只不能领悟佛法真谛,内心怀有种种邪见的人。对于这样的愚人,《大智度论》认为应该用佛教的“因缘”观念去对治,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真相。对于智慧问题,后文还将涉及,这里暂且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