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女性生产“刮毛刀”
以生产安全刀片而著称于世的美国吉列公司在1974年作出了一个“荒唐”的举动,推出女性专用的雏菊牌“刮毛刀”,同行们都以为吉列发疯了。结果,“刮毛刀”却一炮打响,畅销全美国,让销售额已达20亿美元的吉列公司又发了一笔横财。是偶然?是巧合?还是瞎猫撞上了死老鼠?统统不是。
1973年,吉列公司在市场调查中发现,美国8360万50岁以下的妇女中,大约有6490万人为了自身美好的形象,要定期刮除腿毛和腋毛,这与她们的衣着趋向于较多的“暴露”不无关系。
调查者还得到这样的统计数据:在这些妇女中,除约有4000多万人使用电动刮胡刀和脱毛剂外,有2000多万人主要是通过购买各种男用刮胡刀来美化自身形象,一年支出的费用高达7500万美元。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丝毫不亚于女性在其他化妆品上的支出。无疑,这是一个极富诱惑力的潜在市场,谁能抢先发现它、开发它,必定大发利市。
吉列公司决定生产女性“刮毛刀”绝非心血来潮、异想天开,而是基于周密的市场调查而作出的积极而又慎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而那些原先嘲弄吉列公司荒唐可笑的同行们眼睁睁地看着“肥肉”落入他人之口,只能陷入莫名的悲哀。
由此可见,成功的因素常常存在于对立面之中,在最大的不可能中存在着最大的可能性。
有这么一个笑话,曾经有两个强盗,在经过绞刑架时,其中一个说:“假使世间没有绞刑架这一类刑具,那我们的职业真是很好的一种啊!”另一个强盗则不以为然,狡黠地笑笑说:“呸,笨蛋!绞刑架是我们的恩人,假如世界上没有了绞刑架这一类刑具,那许多人都要做抢劫的勾当。那时,你我两个的买卖,岂不反而做不成了吗?”
这两个小故事说得都很有道理,“可能”与“不可能”、“成功”与“失败”其实也是一件关乎概率的事情,开始总是有一方占据上风,但是环境在变化,人心更是变化得快得离谱,于变化中,概率的天平也会慢慢向另一方偏移。这一点,在经济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市场的主体就是人,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直接关系着什么产品会畅销,什么产品会被淘汰,只有那些率先想到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产品的商家,才能在商战中优先占领份额,打下一片江山。社会也是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变化中,创新的人总是可以赢得别人的认可,羡慕,甚至是嫉妒,尾随其后的不乏有成功的,但不会被人记住,更不会为后人效仿,面对一直在变化中的环境、社会,作为主体的我们,难道还要一直处于被动的被挑剔、被选择、被淘汰的地步吗?
版权所有:华严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