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生气的害处在于它能把一切善法佛法都破坏掉,坏掉一个人的好名声,让你今生后世人家都不喜欢你。
二、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名与利是愚人所喜好的,名利能损害佛法的功效,像一把利剑把人杀死。
三、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愤怒是使我们得不到佛法的根本原因,是使我们堕入恶道的缘故,是法乐指超脱的喜悦的冤家,是偷走我们善心的大强盗,是种种恶言恶语的仓库。
四、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只需要盯着自己就可以了,嘴巴千万不要说别人的长短,管好舌头少发议论,一颗默然的心,柔软而不刚硬。无智无欲就像聋子哑巴,内心却得了莫大的好处。头陀修行者喜欢闲静,师兄弟一起进步,精修,不能懈惰了。
五、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
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严禅师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独处,都应该韬光养晦。好像哑巴聋子,傻乎乎地就像喝醉了酒。隐姓埋名,培育自己的智慧。该动就动,该静就静。忘了自己也忘了这个世界。
六、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如果一个人不能解脱生死,是因为他贪欲太深的缘故,他一定要把怨恨带到坟包里去,白白地受了那么多的苦,何苦来哉!
七、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禅师
人要平时就勤奋修炼,这样临到大事,才不会手忙脚乱。人生无常,人心也无常,无常对无常,更无常,两面镜子对着照,无穷无尽,没完没了,其实还是空。
八、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
我们的身体、言语、意念都不造恶,不对别人生气,只要你能够把自己思想摆正,欲望自然就空了,再也不会去主动做无益之事,自己找苦吃。
九、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我如果心里有很多怨恨又四处结怨,那么所有的佛菩萨都会看见我。他们应当这样想:为什么这个人又想证菩提成佛,又有那么多怨恨?这是个大傻瓜,因为他的怨恨,他就身陷苦中不能解脱,又怎么能去救一切众生?
版权所有:华严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