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山西古货币【一】
铸行 古代铸造方法比较粗放,殷商冶炼技术出现,铸造了仿真贝的铜贝,其范围尚有一定局限。春秋时期简单的手工冶铸作坊已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铸造工场。侯马春秋铸铜遣址出土的炼炉、坩埚以及空首布的陶范和泥内范,显示出一座古代铸币工场的规模与工艺水平。泥范由泥沙加工制成,钱币铭文反刻范内,经浇铸取出铜币,范即毁坏,一范只用一次。币材多为青铜,含铜70-80%,余为锡、铅、锌等。晚期布币多为各诸侯国所铸,铸有城邑名称,初要在本城邑内流通,后范围逐渐扩大。 秦半两亦用泥范浇铸,铸出的钱轻重相差很大,秦半两与布币不同之处在于秦半两是国家统一和度量衡统一情况下多为官炉所铸,布币则是各城邑自造。西汉铸钱技术略有提高,所铸四铢半两始采用铜范,铸出钱大小一致。汉代五铢钱铸造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已十分工整。山西有多处汉代五铢钱范出土,可知汉代山西仍是铸钱重地。山西定襄曾出土一具五铢铁范,很少见。 北魏时,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冬十二月,尚书崔亮奏请于王屋等山采铜铸钱,“诏从之。自后所行之钱,民多私铸,销就小薄、价用弥贱”。王屋就在山西垣曲县境内。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诏汉王谅,听于并州立五炉铸钱”。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到唐天宝年间,“天一炉九十九:绛州三十……”,山西已是全国主要铸钱之地。乾元二年(759)绛州诸炉“更铸重轮乾元钱”,径一寸二分,其文亦曰乾元重宝,“一当五十,二十二斤成贯”,“于是新钱与乾元、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 其时,“每炉岁铸三千三百缗(每千文为一缗),役丁匠三十,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邋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每千钱费钱七百五十。天下岁铸三十二万七千缗”。山西所铸钱约为全国的四分之一多一些。唐钱私铸多,钱滥恶,“河东旧使锡钱,民颇为弊,宜于蔚州置五炉铸钱”,“自是河东锡钱皆废”。足见当时恶钱充斥山西。 宋铸钱规定“凡铸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锡八两,得钱千,重五斤”。初对“诸州轻小恶钱及铁邋钱悉禁之”,但难以禁住。“又请因晋州积铁铸小钱。及奎徙河东,又铸大铁钱于晋、泽二州,亦以一当十,助关中军费。……于是奎复奏晋、泽、石三州……铸小铁钱,独留用河东。河东铁钱既行,盗铸获利什六,钱轻货重……”。民间私铸铁钱,甚至使官炉罢铸,对这种情况,熙宁八年(1075)“诏河东铸钱七十万缗外,增铸小钱三十万缗,于是知太原韩绛请仿陕西令本重模精,以息私铸之弊”。 山西宋钱官家铸额颇大,如张州垣曲监每年铸26万贯铜钱,铸额在全国铸钱监中居前。北宋末年,“唯河东三路听存旧监,以铸铜、铁钱;产铜郡县听存,用改铸小平钱”。并“俄诏并河东罢铸夹锡钱,止用旧法鼓铸”。南宋时山西在金统汉下设有阜通监,在代州,铸大定通宝。宋钱铸行数量极大,大额交易用钱已不便,往往用银,钱只为小额买卖所用。 金元铸钱基本袭用旧制,因银、纸币行用渐渐盛行,铸钱自然相对减少。明铸造钱较少,山西有炉局鼓铸,母钱有用铜、锡制成的,铸钱用范铸,钱币轻重、成色有匠头专司其职,铸费较高。万历五年(1577)山西巡抚高文《钱法十议》中,提到铸钱费用为:工料铜价每百斤值银七两,工匠杂费二两二钱,可铸钱10000余文。明铸炉规模已扩大,每炉每年7832贯,较唐代每炉每年3300贯多了一倍多。洪武二十六的(1893),山西有铸炉40座,每年铸钱23328000文。山西明初用钞少用钱多,后钱钞兼用,以纸币为主,钱为辅;纸币膨胀跌价后,一切以银、钱支付。 清代制钱在山西的铸造可上溯到顺治年间,当时户部设宝泉局,工部设宝源局,铸顺治通宝钱,并“颁行各省,开炉鼓铸”,钱文为汉、满两种,正面铸“顺治通宝”四个汉字,北面铸“宝泉”两个满文。“直省则以局名……山西曰原”。“雍正七年更定各省钱文……山西曰‘宝晋’”,此后,山西铸钱局名“宝晋局”。宝晋局原设六炉,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后“只开四炉”。道光四年(1824)后因银贵钱贱,全国铸炉渐减至道光九年,山西铸钱炉“一并停止”,后道光二十三年又“遵户部咨,先以四炉开铸”。咸丰初年,全国各铸钱局开铸当十到当千大钱。宝晋局在咸丰四年(1854)亦开铸当十大钱,因“成本过重”,“每年共亏折钱五万九百余串,合银二万余两”。只得暂行停铸,并“移炉就铁,……在平定州设局安炉,铸铁钱解京”。“原由户部派员督办,在准部改为晋省接办”。铁钱铸出“无法畅使,难以流通”。后铸炉时有停开,光绪十三年(1887)山西“宝晋避遵旨派员赴天津买铜(进口铜)开炉鼓铸”,“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先开一炉”,“光绪二十六年添一炉鼓铸制钱”。以后,制钱渐被铜元所代,各省竞相改铸铜元,制钱铸炉即告终结。 清白银地位更加重要,山西多有银元宝铸造,上嵌有县名,由当地银炉铸造,尤其是五十两一锭的大宝,山西所铸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 清末民初银元渐多,广为流通,银两虽依然在山西部分地区使用,但已不如以前,制钱仍有少量行用,据载民国6年(1917)流行在山西境内的制钱经约有3亿枚左右。 山西铜元铸于民国5年(1916),当时阎锡山为适应市场流通需要和从中取利,在陆军修械所内设铜元局,用制钱改铸铜元,当十铜元(即一枚铜元相当制钱十文)共造451608172枚,当二十铜元共造23257023枚。银元铸造目前发现山西仅有二角银辅币一种,因制作粗劣,当为私铸。 纸币印行可上溯至宋,据记载,潞州设交子务专管山西交子一应事务。 金是先印行纸币,纸币交乐印行权交由各路单管,交钞上印有准流通区域,并规定兑换之州、府,如陕西东路交钞可在河中府(今永济)、潞州(今长治)兑换;平阳、太原府路印行交钞可在平了、太原路官倒换钱券。元代纸币印行也袭旧制,但其借贷、劳务、物价、交易都用银,并以银作纸币发行手段,低币印制用木版或铜版,加盖印鉴。元各种钞发行额较大,并已不限流通年月。官票宝钞“先于京师行用,后流通渐广……颁布各省,一律遵办”同时对民间的银钱私票行用仍听其便。 清官票宝钞行用于山西,已是咸丰十一年(1816),其行用也不是当做完全法偿币,商民缴纳厘税、官兵俸饷都是只能搭用几成,一般是三成左右。晚清山西交纳田粮赋税,分为银四成、制钱三成、米豆三成,内中三成制钱即准搭用钞票,就是这样,钞票的行用依然令“商民恐慌,市肆混乱”。及至咸丰末年,对官票宝钞不得不加以清理。到同治年间,除捐税、纳官、赎当偶有搭配使用外,基本上已停用。值得一提的是大清宝钞负责制多用山西白色双抄毛头纸。金、元、明、清山西纸币发行机关多为政府或稍后的官钱局、官办银行等(如大清银行)。民国初年统计山西官银号官钱局发行纸币2077236元。稍后,山西纸币更加复杂,种类繁多,币值各异。直至民国8年(1919)山西省政府统一币制后,才禁止各种杂钞的发行,由山西省银行及铁路垦业、盐业银号发行的晋钞取代。山西四银行号发行的钞票垄断山西货币市场达20年之久。 中原文化:山西古货币【二】 纸币 交子、钱引 宋“神宗熙宁初,……河东运铁劳费,公私苦之。二年,乃诏置交子务于潞州。……(大观)二年,……河东皆以旧钱引入成都换易……乃诏永兴军更置务纳换……河东引,……”。由此可知山西行用纸币(交子、钱引)始于宋代。交子初期始私人发行,后由官府整顿设立交子务,专管交子印行。稍后,交子务改为钱引务,交子亦更名为钱引。 交钞 金发行之纸币,面额10种,以铜钱为单位(钱以八十钱为陌)。大钞面额为壹贯、贰贯、叁贯、伍贯、拾贯,共 5种;小钞面额为壹佰文、贰佰文、叁佰文、伍佰文、柒佰文,共 5种,与钱并行,可兑换或以旧换新。后交钞贬值,又发行大面额交钞,从贰拾贯到壹佰贯,甚至造出壹仟贯面额的交钞。金代“朔州交钞之印”实物出土,可作山西印行交钞之佐证。 贞宝券 交钞贬值,改发贞宝券,面额伍贯至壹佰贯、贰佰贯至壹仟贯不等。1978年山西新绛出土一块贞宝券伍拾贯铜版,下部有“奏准印造平阳太原府两路通行宝券并同见钱行用不限年月许于平阳太原府路官库倒换钱券”等字样。 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 元末是纸币盛行时代,中统元宝交钞为本位,面额仍作铜钱。每二贯为银一两,共分十等,从壹拾文至贰贯,后又增发贰文、叁文、伍文小面额厘钞。至元钞仍以银为单位,一贯当中统钞五贯,分为伍文至贰贯13种。 大明宝钞 明设立宝钞提举司,立钞法,发行大明宝钞,沿袭元钞形制,与铜钱并行,后又造拾文至伍拾文小钞。山西现保存有大明宝钞壹佰文、贰佰文、叁佰文、壹贯多种。其中中书省发行的“贰佰文”、“叁佰文”,属稀有珍品。 官票宝钞 顺治年发行纸币,称为“钞贯”,与钱兼行,因发行少,使用时间短,迄今未见实物。咸丰年始发户部官票及大清宝钞,省称“官票宝钞”,品类如下。户部官票。大清宝钞于咸丰十一年(1816)在山西开始流通,同治年间基本停用。 官家银钱票 清末,山西省开设官钱局,发行银两票、制钱票、银元票和后来的铜元票。银两票单位为两,面额有壹、伍、拾、伍拾、壹佰5种;银元票单位为元,面额有壹、伍、拾3种。 山西省银行票 民国8年(1919)山西省银行成立后,发行银元券和铜元券,后统称“晋钞”。银元票有8种,面额分别为壹角、贰角、伍角、壹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铜元票6种,面额分别为拾枚、贰拾枚、伍拾枚、壹佰枚、参佰枚、伍佰枚。民国21年(1932)净锡山二次上台后,又发行新币,即所谓“兑换券”,计有拾元、伍元、壹元、贰角、壹角银元标和肆拾枚、贰拾枚铜元票共7种。抗占期间发行低质低劣、印刷模糊的银元票有拾元、伍元、壹元、壹角共 4种,人们管之为“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指拾元、伍元、壹元票),角票叫“绕天飞”,又叫“硬顶”(意为不值,硬要当钱用)。此间晋绥地方铁路银号、绥西垦业银号、晋北盐业银号也分别有银元票发行,面额为拾元、伍元、壹元、贰角、壹角5种,这些纸币亦在晋钞之列。 私杂票 山西知用私票由来已久,至清代山西私票使用甚广,“查民间置买房地,粜籴米粟,贸易货物用银之处少,用钱之处多,……是以江、浙、闽、广等省份行用洋钱,……山西等省则用钱票”。晋省行用钱票,有凭帖、兑帖、上帖,还有壶瓶帖。这些帖子,有拨兑银钱使用的,也有凭帖兑现的。 山西民间钱铺、银号、钱庄、当铺甚至商会、布庄几乎都有私票发行,种类繁多难以述全。民国年间山西学发行过信用使用券、土货券、实物准备券,以及早期的军用票等,均为地方纸币。此外,山西境内先后流通有中、中、交、农四银行的法币和中央银行的金圆券,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的“联银券”、伪蒙疆银行的“蒙疆券”等。 上党银号币 民国27年(1938)8月在太岳区沁县创立上党银号,发行钞票面额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元、伍元共5种,流通范围小,时间也短,后七折收回。 冀南银行币 民国28年(1939)10月,冀南银行正式成立,开始发行冀南银行币。 西北农民银行币 民国29年(1940)年建立了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纸币。 中原文化:山西古货币【三】 金银币 金银币在山西货币中占有重要位置,1963年,侯马出土东周时期的“宝金币”,说明黄金不仅是财富和装饰品,而且已经进入货币流通领域。汉初用金较多,太原出土汉“金饼”五件,证明黄金已具有货币职能;东汉黄金使用减少,白银增多。汉以后金银渐趋盛行,金、银形制又有变化。1979年山西平鲁出土乾元元年(758)金铤与“员外同正铤”,形制皆为长条状,故称“铤”。此间,亦有金银乾出现,主要用于饰品、宝藏、赏赐、供奉。宋代金钱有山西五台出土“淳化元宝”,十分精美,弥足珍贵。宋代金银形式始称“锭”,大银锭重五十两,小锭无固定重量。金代元代银铤形制已固定。元代始铸马蹄状之银锭称为“银元宝”。元代太原府路银锭实物重量1975克,背浇铸阴文“太原”二字,另有背浇铸“平阳”字样得“平阳路元代银铤”,形制重量如上。金锭历代为小锭,1972年10月,太原南郊黄陵村出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潞州折收秋粮金锭两枚,各重五十两,颇稀罕。 明清银钱平行本位渐固定,大额交易多用银,至民国年间,山西不少地区民间交易仍用银两。明清白银使用广泛,百姓完粮纳税、官俸等多以银两计数支付。明清银锭中普通大元宝五十两一锭,下分各种小锭,这些银锭已具备银铸币各种标志。 明中叶外国银元始流入中国,至清道光年间,随着商业贸易得发展,外国银元开始拉量流入山西。最先出现在山西市面上的是墨西哥“鹰洋”和英国不列颠尼亚女神手持权杖的站像银元(俗称“杖洋”或“站人洋”)。到光绪末年山西市面上”杖洋“甚多,亦有“光绪元宝”(俗称“龙洋”—)流通。 山西晚清所铸银元只有相当于“贰角”的银币,面文有“山西省造”字样,中为“宣统元宝”,下有“库平一钱四分四厘”,背四周为漫散英文,中为蟠龙、凤头图案。 中原文化:山西古货币【四】 布币 山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事中国古代农业十分发达的地区。一种形似今天铲状的“”,是农具,也是可以转让的财物;随着交换的发展,它演进成中国货币上一种十分重要的货币形式——布币。山西是历史上布币行用最广泛的地区,主要使用以下几种: 原始布 兼有农具、实物货币和金属铸币性质,铜质粗糙,体形较大,首部有可以纳柄。 耸肩尖足空首布 分大中小3种,通长11厘米至15厘米,重14克至35克,是当时山西境内的重要货币形式。这种布币布面多无文字,有文字者较少。晋南侯马、运城、稷山、夏县均有出土,其行用自西周至春秋晚期。侯马出土一布币,面有五个文字,称为“多字空首布”,堪称稀品。 尖足布 有大、小;平肩、稍耸肩;平档、圆档;稍弧尖足、折尖足之分。大尖足布通体长约8.5厘米,足宽4.5厘米,重10克至14克;小尖足布通体长约5.5厘米,足宽约3厘米,重约5.5克至6.5克,布面铭文多铸有城邑地名,有些背文为纪数,如“晋易”、“晋易半”、“中阳”、“半”、“兹氏”、“兹氏半”、“榆即半”、“藿人”、“半”、“甘丹”、“大阴”等。尖足布多为三晋赵国货币。 方足布 是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重要货币形式。早期方足布弧裆体大厚重,布面铭文纪城邑也纪重,标出“”,故也称“布”。分为“二”、“一”、“半”三等制,有“安邑二”布、“安邑一”布、“安邑半”布、“甫反一”布、“共半”布等,二布重约28克;一布重13克多;半布重6克多,可见这种布是“子母相权制”。这种弧裆布在芮城、侯马、万荣、夏县、高平等地都有出土,布面铭文铸地多在山西境内,如安邑在今夏县,甫反在今永济。 方足布用的较多的是平首平肩方足布,相当于较小的“半布”故称“方足小布”,为三晋时期韩、赵、魏所铸,布面多铸有城邑文字,如“平阳”、“”“长子”、“屯留”、“同是”、“垣”、“高都”、“祁”、“”、“奇氏”、“土匀”、“阳邑”、“榆即”、“兹氏”、“北屈”、“涅”、“”、“莆子”、“城”等。这些方足小布流通广泛,山西境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普遍出土,如山西阳高天桥一次就出土平首方足布13000枚之多。 圆足布 是布币稍晚出现的一种,圆首、圆肩、圆足、圆裆,小型布重与方足布同,大型布重约150克。有“晋阳”、“兹氏”、“石”、“”等,多属三晋赵国货币。 三孔布 圆足布形制,在布首、两足各有一孔,故名三孔布。布面文亦铸地名,背文十二朱及纪数,属赵国货币。这种布币甚少见,山西朔州出土“宋子”三孔布和晋南发现的“无终”三孔布堪称古钱币中的珍品。 上述几种布币,一般通称“三晋布币”,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版权所有:华严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