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结缘网

中国佛教戒律考:戒律的初衷

发布时间:2019-11-05 10:28:14作者:华严经结缘网
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是调控佛教信众之间、信众与社会大众、统治阶层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要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佛教戒律基于反对破坏社会正常生活的杀、盗、欺、淫的行为,进而根治恶的心念和培养善的意识,既认同世俗的道德规范,又特别强调对自己思想的净化,以道德自觉性为持戒之本,以期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架,亦即伦理意义上的终极善。  中国佛教戒律上承印度佛教戒律,又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的内涵。“有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大乘义章一云:言毗尼者,名别有四:一曰毗尼,二曰木叉,三曰尸罗,四曰律。……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所言律者,是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为律”。  佛教将众生的思想行为分为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意识)三业,“业”是“造作”之意。不善的“业”如火焚身。“戒”用以防非止恶,故其性为“清凉”。&ld

\

quo;律”是佛教为维持僧团秩序而规定的种种规律条项,犯禁的行为以“律”判断其性质的轻重和进行处罚,故“律”能调伏诸恶。佛教之初,“戒”指以自律之心遵守规则,“律”指以他律的形式规范行为。后来,戒律泛指佛教为所有信众制定的行为规范。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传道之初,信奉者道德自觉性较高,佛陀教示僧众的只是如何从正面修养身心。后来因信众增加,良莠混杂,行为失范。佛陀就开始制定一些禁条,以确保僧团的秩序,使修行者有正确的行为规范,即“如来制戒,本在摄僧”,所有戒律是佛陀在“随犯而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佛陀涅架时,教诲僧众以戒为师,众僧尊其生前所说戒律,总结出了《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等,亦称小乘戒。后来,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大乘菩萨戒。  大小乘戒律是有区别的,但都遵守“诸戒之本”的“五戒”:“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四戒是所有信众都必须遵守的,是佛教中最重的戒条,破之本身即罪,称“性戒”。第五戒不饮酒则为“遮戒”,本身非罪,是佛教为防止因酒乱性而定其为戒。这五戒是佛教其它各种戒律的基础:“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  五戒是佛教徒恒常所持的戒条,之上还有“八关斋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著香华鬟、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

\

妓、不故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此外,在五戒和八戒的基础上,戒律又细化为远离十种恶行的“十善业”,是佛教在家信众所应遵守的规范。  出家修行者所持的戒律称具足戒,通常比丘戒有250戒,比丘尼戒有348戒。这是把“五戒”、“十善”具体落实到细微的行为中,贯彻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层次的戒条十分完备,具足了全面的佛教道德规范,对受持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是佛教独具的行为规范。以上诸戒一般称为小乘的“声闻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华严经全文

  • 华严经讲解

  • 华严经唱诵

版权所有:华严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