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面讲到:“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也就是希望人类不要一直地追求仁、义、智巧、世智辩聪这些外在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最容易误解的地方,人们也为此时常产生消极、厌世,逃避人生的错觉。
事实上,庄子所讲的这些,都是希望我们人类能够回归到宇宙大自然的本源,回归到我们人类生命的源头,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开发出我们人类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也就是让我们回归到“道”的心灵品质,所以一个人倘若能做到这三“无”,方可福运自来,祸患不侵。
1、佛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释义:挂是牵挂,碍是障碍。世人的挂碍,是牵挂着事业能否成功,父母牵挂着儿女,妻子牵挂着丈夫家庭等等。因为有了挂碍,就时时刻刻担惊受怕,这是由于没有般若智慧之力。如要心无挂碍,则须修学般若,究竟到达彼岸之时,则得心无挂碍。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是非不分,上下不明,是谓颠倒。究竟涅槃是指最高最圆满的不生不灭的无上境界。人生无常,不知自己身在苦海,在追逐色名利时,暂时得到就快乐,失去就痛苦。所以,世人时常在颠倒梦想之中,晚上做梦是梦想,白天醒时所想的都是梦想。现实生活以为实有,其实也是梦想。所以佛说:“人生如大梦”。唯有佛才是大梦觉。虽然我们在梦中,却能在梦中行善,也难能可贵。如果我们能通过修行般若法门,能观“五蕴皆空”,同样也能像佛一样在梦中觉悟,而证究竟涅槃。
2、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释义:无明即是无所明了。众生起贪嗔痴等烦恼,糊糊涂涂的思想名“无名”。无名消灭,即谓“无明尽”。现在既没有了“无明”,哪来的“无明”消灭呢?拿“无明”比作敌人。“无明尽”比做消灭敌人。既无敌人也就没有消灭敌人之说了。按佛讲的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追根寻源,因无明显执迷妄有,是糊涂不清。现消灭了“无明”,则一切“生”和老死的忧悲苦恼皆灭,从而达到永远不再轮转生死的涅槃境界。
3、无上正等正觉,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义:三世诸佛,分别指过去、现在、未来在不同时间修成的诸佛。三世诸佛都是依照般若智慧法门修行而成佛,故说般若是诸佛之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可译为无上正等正觉。觉有世间觉、邪觉、出世间觉及出世间上上觉。世间觉觉悟了一种,未必觉悟其他。又今日觉悟,明日未必觉悟。至于邪觉乃邪知邪见。
只有出世间觉才称正觉。小乘人声闻缘觉能觉一切法无常苦空,能出生死证涅槃,虽是正觉,而未觉悟一切众生。菩萨自证自觉,而且平等普遍觉悟众生,自觉觉他,故名正等正觉。但未究竟圆满,因无明未尽
,故不能称为“无上”。唯有佛觉行圆满,万德俱备。故成佛名为无上正等正觉。版权所有:华严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