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结缘网

《百喻经卷下》:88.狝猴把豆喻

发布时间:2023-01-19 16:07:20作者:华严经结缘网
《百喻经卷下》:88.狝猴把豆喻

【译文】

曾有一只猕猴,手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下手中豆,想找到失落的那一粒豆。那一粒豆没找到,先前舍下的,都被鸡鸭吃光了。

凡夫出家也有相类似的情形,初先破毁了一戒,却不加以忏悔,因不忏悔的缘故,便放逸了,破毁就滋蔓开来,一切戒律都舍弃了,就像那只猕猴一样,失了一粒豆,便舍弃了一把。

源流

《旧杂譬喻经》卷上:昔有妇人,富有金银,与男子交通,尽取金银衣物相遂俱去。到一急水河边,男子语言:「汝持财物来,我先度之,当还迎汝。」男子度已,便走不还。妇人独住水边,忧苦无人可救。唯见一野狐,捕得一鹰,复见河鱼,舍鹰拾鱼。鱼既不得,复失本鹰。妇语狐曰:「汝何太痴,贪捕其两,不得其一。」狐言:「我痴尚可,汝痴剧我也。」(《大正藏》第四册第五一四页)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

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88.狝猴把豆喻

昔有一狝猴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手中豆,欲觅其一。未得一豆,先所舍者,鸡鸭食尽。

凡夫出家,亦复如是。初毁一戒,而不能悔。以不悔故①,放逸滋蔓②,一切都舍。如彼狝猴,失其一豆,一切都弃。

注释

①以:他本作“已”。

②放逸:心所法之名。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

来源:

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华严经全文

  • 华严经讲解

  • 华严经唱诵

版权所有:华严经结缘网